荣智健简介(荣智健实业报国的无锡传奇)(荣智健现状态)

在近现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程中,无锡荣氏家族以“实业救国、实业兴国、实业强国”为立身立业之本,代代相传,功绩卓著,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。荣宗敬、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,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前驱,他们倾毕生精力镌写了“实业救国”的辉煌篇章;在改革开放年代,荣毅仁所创立和领导的中信集团,成为振兴民族实业的典范,实现了“实业兴国”的美好愿景;荣智健秉承祖训,立志学工务实,经过勤奋坚韧的刻苦磨练,成为荣氏家族新一代领军者,身体力行“实业强国”的矢志追求,为振兴中国经济作出了卓越贡献。最近出版发行的《无锡工业企业发展亲历记》(1949-2019)一书刊登了原中信香港集团董事、副总经理蔡星海的回忆录文稿,详细介绍了荣智健实业报国的无锡传奇。本文为蔡星海文稿摘录内容。

兴办江阴利港电厂

20世纪80年代,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,无锡轻重工业快速发展,产业优势逐渐形成。与此同时,电力供给不足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掣肘。荣智建多次回乡时,看到无锡地区因电力紧缺,诸多企业只能每周“开四停三”或“开三停四”,电力瓶颈制约了无锡的经济增长,解决家乡电力短缺是当时最重要的任务。

选定最合适的厂址

在决定投资电厂后,荣智健专门邀请省、市供电部门,深入调查、考察、选择电厂地址。他提出了选址的基本原则:一是要有发展的眼光,电力需求是滚动式增长的,电厂一定要有发展空间和余地,要同步考虑二期、三期的滚动发展。二是要有效能的眼光,要科学设置电厂的运输和物流路线,解决电厂煤炭运输问题,有效降低发电成本。三是要有环保的眼光,电厂废弃的大量煤渣,需有合适的填埋场,既能保护好环境,又能物尽其用,变废为宝。

无锡市提供了几处原准备用作电厂发展的规划用地,虽然看来交通条件都已比较成熟,建厂也会十分便利,但荣智建否定了无锡市提供的规划用地方案,最后到了江阴西北部尚未开发的利港镇,只有一条近似三级的土渣公路通往长江的利港轮渡码头。经长江常年冲刷,在主航道江阴一侧留下了几千亩滩地,这是绝佳的煤渣填埋场。荣智健问江阴市的领导,回答是周边可拿出超过3000亩的低效农地作建厂用地,这时随行的工作人员也查到了该段长江水深超过12米,足可建造万吨级船码头。荣智健喜出望外,连声说:“定了,定了,就在这里建利港电厂!”

1993年5月投入运行的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发电厂–江阴利港电厂

引进最优质的资源

荣智健对电力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了如指掌,他选定了最先进的奥地利的锅炉和意大利的发电机,确定了大型电厂的发电规模,两台3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。同时,配套齐全了所有除烟、除尘环保设备,电厂烟囱的排烟系统达到洁净的世界先进水平。荣智健还在电厂平面图中明确要建园林、水池,要建成一座美丽、洁净的花园工厂。与此同时,荣智健专程到北京找水利电力部领导,恳请水利电力部选调最优秀人才帮助建设利港电厂。为此,水利电力部专门选调了由外事联络司副司长缪始森为首的,包括计划司、装备司、工程司等相关人员在内的一支精干队伍。

80年代初,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,电力由国家主办,办电项目必须列入国家计划,由国务院审批,省市都无权报批。更棘手的是,当时外资不得从事电力能源项目。荣智健一次又一次地列席部级会议,并拜访国务院领导陈词理由,最终,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支持,江阴利港电厂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外资电厂项目。国务院领导说:“电厂给建了,但煤不能批给你,因为国内还有缺口,不能满足。”荣智健立即回应:“电厂燃煤我自己解决,就用我们公司贸易赚的外汇从境外进口煤炭。”

利港电厂30万吨储煤罐

筹集最急需的资金

利港电厂需要的巨额资金都必须在境外筹措,这时荣智健正在香港大力推进资产收购,为筹措更多的资金,荣智健借壳“泰富发展”上市公司,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,中信香港集团成功控股了这家上市公司,并更名为“中信泰富”,成为中央希望的第一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中资控股上市公司。从此,中信泰富这一融资平台为利港电厂上马筹集到了大量资金。

不久,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,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,促使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为能加快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往来,纷纷提出政府贷款计划。正好设备出口国奥地利、意大利都有政府贷款额度,若争取到政府贷款,建电厂的成本可大大降低,经营风险可大幅度下降。于是荣智健国内国外来回奔波,努力说服中国、意大利、奥地利政府都同意将此项目列入政府贷款。虽然过程的艰难无法想象、难以言表,但是,坚韧刚毅的荣氏精神让荣智健又一次取得了成功!

改造提升特色企业

90年代,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大地,无锡在思变、思进、思突破。这时,荣智健也在思索如何助力无锡。他向无锡市领导提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想法,要在无锡选择投资多个世界一流项目,助推无锡经济社会的发展。

三个重点方向

荣智健派出强大的专业团队,考察了无锡地区50余家企业,涉及多个行业门类,地域分布一市三县。荣智健经过认真思考后提出,选项目不能仅看现在的优劣,关键要符合中国产业转型和无锡产业发展的方向。最终,他选定了3个重点方向:

一是钢铁行业。无锡钢铁行业具有一定基础,中国工业化进程迫切需要的是钢材,尤其是机械制造、交通、汽车、航空、船舶等急需的特殊钢材,当时主要依赖国外进口,无锡把优特钢搞上去,能带动一大批制造业的成长发展。

二是电缆行业。电缆是电能和信息传输的管道,发展中的中国需求十分巨大,而且电缆行业技术、品种发展空间极大,是非常值得无锡发展的一个产业。

三是电机行业。荣智健清楚地意识到,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“电”,电机是一切工业化、自动化、机械化的母机,发展门类众多,技术领域广阔,非常适合无锡的产业发展。

四条基本原则

荣智健认为企业合资必须确立“四个原则”:出资原则,无锡企业以原有实物作价出资,中信泰富以美元现金出资;加法原则,双方出资只做加法,不得部分作价抽回;控股原则,外方出资55%比例,中方出资45%比例,外方控股,并按国际通行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运行;增资原则,双方在5年内都不分配利润,企业利润用于循环发展。

三家投资企业

一是江阴钢厂。无锡地区有无锡钢厂和江阴钢厂可供选择,无锡钢厂规模、现状、技术都优于江阴钢厂,但荣智健一锤敲定了江阴钢厂,理由有三:首先,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就是一家大物流企业,1吨钢材至少要3吨物流,要把工厂建成沿江工厂,让万吨轮直接停泊接驳。其次,大钢厂需要大电力,把钢厂建在利港电厂旁边,把两家企业的发展同步起来,若能解决内部直供电,更能提高效率。

兴澄特钢大容量高炉雄姿

二是通菱电缆厂。荣智健从众多电缆企业中,选择了通信电缆企业。90年代初期,国内通信产业迅猛发展,无锡县雪浪乡的通菱电缆厂(邮电电缆厂)就是在乡镇企业发展大潮中诞生的。荣智健认为,通菱电缆厂产能扩大有空间,开发新品有潜质。与此同时,荣智健收购了香港电讯20%的股权,一起来投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内通信产业。

三是华达电机厂。这家厂是无锡县仅有的几家国营企业之一,虽然经多年发展已有一定的生产经历和基础,但在国内电机行业中只能算是个“小弟弟”。荣智健对电机情有独钟,他说,电厂发的电力,主要都是被电机用掉的,发展多少电力,就必须使用多少电机。

三步推进实施

3个项目确定,立即启动实施。合资企业以崭新的面貌,按既定规划迅速高效改造推进。

一是资金足额到位。1993年底到1994年初,3家合资企业正式成立,香港聘请独立第三方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作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,经审定和确认的原企业资产定值后,荣智健立即签批按55%比例的美金,足额从香港汇到各合资企业。

二是制度逐步建立。荣智健一直强调此合资企业不管原来是国营的还是集体的,都要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建章立制,实行决策权、经营管理权、监督审计权三权分立,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,重大经营决策、高级管理人员任免、财务等重大事项,必须由董事会决定;总经理为首的管理层按董事会决议,拥有独立自主的经营管理权限,同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负全责;监事会及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监督审查。

三是启动技术改造。

江阴钢厂——合资后即改名为“兴澄特殊钢有限公司”。荣智健提出:“不搞最大,但要搞最好”,生产优质钢和特殊钢,要以技术水平和技术性能取胜。企业联合考察组按荣智健要求走访日本、德国、意大利、美国的世界著名特钢企业,确定了在长江边建设全新的特殊钢生产线,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连铸、连轧一火成材新工艺,从电炉炼钢到炉外精炼,再真空脱气,特殊钢冶炼一条流程完成。然后直接连铸成国内最大断面的钢坯,并送去连续轧制的轧钢线,一步完成产品成材。从此,这条特殊钢生产线成为中国特钢行业中的一匹“黑马”,惊艳全国。

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板材生产车间

通菱电缆厂——立即启动邮电通信电缆技术改造项目,当时中国只能生产300对以下的通信电缆,并刚开始引进1200对通信电缆的生产设备。荣智健听取汇报后,立即拍板引进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意大利生产的3600对通信电缆设备,从此通菱电缆厂就一跃成邮电部重点支柱生产企业,一年半后生产线启动投产,洁净的大型厂房,高速运转的电缆生产线,一家乡镇企业脱胎换骨成为高技术明星企业。

早期通菱电缆厂(邮电电缆厂)大门

华达电机厂——瞄准了美国马拉松高效电机的生产技术,决定通过购买引进,按照马拉松高效电机生产技术要求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,“华达-马拉松”电机打开了国际市场,企业产量、利润大幅上升。荣智健精通电机技术,在微型电机和大型高压电机开发方向中,他选择了向大型高压电机开发发展,以满足中国大型基建和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广泛使用的趋势。几年后,华达电机厂跻身国内大型高压电机生产企业行列,风采卓著。

岁月峥嵘盘点风采

时间飞快地过去,如今这4家企业都成功地屹立在无锡的大地上,并且都成为了行业的龙头企业,创出了自己的响亮品牌。

利港电厂经过四期扩建,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,成为超大型现代化发电企业,并利用自身的技术、管理、资金优势,控股和参股了河南郑州电厂、内蒙电厂、吉林电厂、山东晨鸣电厂等,组成了电力集团。利港电厂利用长江码头优势,自建远洋船队,并与中海集团合作,成立了运输煤炭的专业物流公司,年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。利港电力集团如今已发展成为年营业收入200亿元、年利润15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。

江阴利港电厂生产车间

兴澄特钢集团现更名为“中信特钢集团”,成为年产优特钢1500万吨、年营业收入近千亿元、年利润近百亿元的特大型钢铁企业,名列中国特钢企业的首位,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钢企业,每年出口特殊钢200万吨以上。优特钢品种齐全,涵盖优特钢、棒材、线材、板材、管材全领域,产品用于汽车、铁路、航空、航海、航天、军工等各行业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是荣智健呕心沥血把兴澄特钢推向了特钢行业的皇冠宝座,如果说当年荣德生是中国的“面粉大王”,荣智健创立的兴澄特钢就是当今世界的“特钢大王”。

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–兴澄特钢生产车间

在兴澄特钢的发展过程中,注重了不间断的技术改造。第一期改造成功后,相继推进了第二期、第三期改造,特钢生产跃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;注重了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。荣智健先生亲自主持并经手了与日本住友金属的技术合作,兴澄特钢的品牌迅速在日资企业中站稳,并后续延伸到欧美企业,逐步成为中国优特钢的第一品牌;注重了适时的收购兼并。在兴澄特钢成功的基础上,又收购了大冶钢厂这家最早的国有特殊钢厂,实现优势互补、地域互补,形成产业集团并收购兼并了铜陵焦化厂,兴建了靖江球团厂,兼并了青岛钢厂,并收购了澳洲铁矿建立原料基地,成为实力雄厚、技术全面的特钢企业集团。

中信特钢研究院兴澄分院大楼

通菱电缆厂开发生产了3600对大对邮电缆,并启动开发生产光纤电缆。此时,意大利比瑞利公司“相中”了通菱电缆厂。意大利比瑞利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通信电缆企业,其汽车轮胎和电缆两大门类历经百年发展始终傲立世界峰巅。荣智健思考后觉得,通菱电缆厂若交给意大利比瑞利公司会发展得更快、更好。于是,同意由比瑞利公司全资收购通菱电缆厂,作为其通信电缆生产基地。企业现更名为“比瑞利电缆有限公司(无锡)”,是一家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电缆企业,以生产光纤电缆为主,产品畅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。

通菱电缆厂生产车间

华达电机厂亦被美国雷勃电气有限公司选中。雷勃电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电机制造商之一,是美国500强企业。1997年,华达电机厂更名为雷勃电气(无锡)有限公司,成为雷勃电气在中国华东的生产基地,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,现生产全门类的电机和机械手臂,同样成为世界级的一流公司,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。

华达电机厂更名为雷勃电气(无锡)有限公司,成为雷勃电气在中国华东的生产基地。

《无锡工业企业发展亲历记》(1949-2019)登载回忆录文稿423篇,字数222万字,照片2088张。想阅读本书文章,请关注“呼唤遥远”近期在今日头条上的连续推文。

 
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
24小时热闻
今日推荐
浙ICP备2021030705号-9